校企联合办学 深化教学改革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7-12浏览次数:2683

银河6163官方网站 - Apple App Store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实习指导教师  李燕

在学校领导和深圳市领导、盐田港集团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江汉大学与盐田港物流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共同选拔10名2004级工商管理系学生组成“3+1”人才培养改革实验班,于2007年10月到2008年5月到公司学习。作为本次教改实验班的带队老师之一,本人与学生同吃同住,深入公司了解情况,对本次联合办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联合办学各方的收获

1、 学生
从总的来说,此次联合办学最大的受益方是学生。学生的收获体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的转变。相比较在校的大多数学生而言,教改班学生比他们提前半年进入社会,公司严格的劳动纪律和企业管理要求使学生提前从“校园人”转变为“社会人”。大多数学生也意识到只有“主动”才能收获更多,虽然公司对学生的实习岗位和指导人员都有安排,但每个学生想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存在差异,只有那些主动去学习、沟通和交流的学生,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也才能结交更多的前辈和朋友。
(2)对物流操作流程的熟悉。公司分别安排学生到物流服务公司、通捷利公司、我司的仓储业务部、区内业务部、客户部等5个部门和生产单元跟班实习,每隔1-2个月进行一次岗位轮换,使大家充分了解了公司物流经营各个环节的全面情况,熟悉了基本的物流操作流程,为全面走向社会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3)团队意识的加强。10名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和班级,有些原来在校期间并不相识,有些学生比较“自我”,但背井离乡让他们更加意识到团队的重要,生活上的互助、工作上的互帮、学习上的交流促使大家更加团结。而工作中也强化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工作环节的环环相扣,一环出错,其它环节都得修正,甚至公司要付出较昂贵的经济代价,整个团队都要承担责任,这种工作上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日益强调合作的社会竞争中,这段经历无疑为学生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4)独立生活的能力。10名学生中有些学生是第一次长期离家生活,虽然我校要求学生住宿,但很多武汉市学生每周末都回家,生活中的多数困难都是带回家父母帮助解决或者父母到学校帮助解决,学生并没有真正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次联合办学的地点远离武汉,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迫使学生自己解决,学生普遍表示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包括如何对生活费统筹规划等。
(5)就业机会的增加。发达地区的深圳就业机会明显多于内地的武汉,几乎每周都有人才交流会,其中较多跨国公司和港台企业,学生都会择机去参加。到实习结束,已有2名学生落实了在深圳的工作单位,另有5名学生基本落实了在深圳工作的就业意向。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学生在盐田港集团阶段的实习非常关注。有些学生反映,如果不是这次的教改班学习机会,他们可能不会有勇气到深圳发展。同时在求职过程中,也结识了一些其他学校的同学,他们有的专门到深圳找工作,有的像赶场一样,到多个不同的城市参加应届生专场招聘会,其中一个学生10天之内到6个不同城市参加招聘会的消息给了我校学生很大的触动,让他们学会更主动地去争取机会,增加更多的就业选择。
2、 学校
学校希望通过本次联合办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突破,应该说目标基本实现。为此,学校也付出了较大努力,包括前期协商、中期检查和后期结业,在人力、财力上进行了投入。
3、 公司
对盐田港物流有限公司而言,从本次联合办学中获得了两方面的收获:(1)提供人才储备和培养模式。由于历史原因和国有企业的特色,公司在人才储备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联合办学的模式和学生在岗实习的过程,为公司储备人才和培养人才提供了有益的探索。(2)提供了一些管理上的建议。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主动与相关负责人沟通交流,为生产单元工作流程的改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些有益建议。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是结合盐田港发展选题,大多围绕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时间有待斟酌
本次联合办学由于多种原因,时间从10月份开始至第二年的5月份,历时8个月。这样,学生的暑假没有利用,而在第八学期有很多毕业生的事情不太好安排。以后如果继续进行校企联合办学,建议7月份开始到寒假结束,这样能更好地兼顾毕业生事宜,同时也形成了“3+1”模式,因为有些学校采取“三学期”制,即是把暑期两个月作为一学期,我们可以借鉴。
2、联合办学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对本次双方来说都是第一次,很多事情都在尝试和摸索。本次联合办学的形式主要是学生实习,与本质上的联合办学还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强,如请公司人员共同授课,学校给公司提供智力支持共同研究企业相关问题。